近年来,关于购房时是否需要为公摊面积支付额外费用的讨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愈演愈烈,购房者对于公摊面积的不透明性和实际使用面积的模糊性感到不满,纷纷呼吁取消公摊面积,多地住建部门针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明确表示“取消公摊”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取消,而是计价方式和宣传口径的变化,本文将深入探讨“取消公摊”的真相、对购房者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多地住建部门回应“取消公摊”
多地住建部门相继发布通知,明确将实行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商品房,张家口市住建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到,鼓励实行“现房销售”,逐步推进“取消公摊”,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发改委也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该市行政区域内商品房将实行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
多地住建部门在回应中均强调,“取消公摊”并非不计公摊成本,而是计价方式的变化,张家口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取消公摊”的意思是鼓励房企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让消费者消费得明明白白,这意味着,虽然宣传口径上取消了公摊,但公摊面积仍然客观存在,只是不再作为计价的一部分。
二、公摊面积的争议与问题
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产权人共同所有的公用部分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等,由于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不统一,购房者很难准确了解自己所需承担的公摊面积的具体数量和费用,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1、不透明性: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标准缺乏统一规定,购房者难以准确了解公摊面积的具体数量和费用,增加了购房的不确定性。
2、不公平性:不同楼栋、不同户型的公摊面积差异较大,导致购房者在购买相同建筑面积的房产时,实际使用面积可能差异很大。
3、费用分摊不合理:公摊面积的费用分摊方式往往不明确,导致购房者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还需承担额外的物业费、取暖费等,增加了经济负担。
有购房者抱怨购买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购房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31%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这种巨大的“操作空间”重挫了购房者的知情权,导致市场混乱。
三、“取消公摊”对购房者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提高市场透明度:取消公摊后,购房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所购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购房成本更加明确,避免了因公摊面积不透明而产生的各种纠纷和误解。
2、促进开发商竞争与品质提升:开发商将无法再依靠公摊面积来增加利润,必须更加注重房屋的设计和质量,提高空间利用率,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房源,以吸引购房者。
3、影响房价与市场供需关系:取消公摊可能会使房价的计算方式发生变化,部分购房者可能会认为房价有所上涨,但实际上是去除了公摊部分的虚高价格,新楼盘因得房率提高更具吸引力,可能导致需求增加,而老楼盘和二手房则可能面临一定的滞销压力。
4、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取消公摊后,购房者在同等购房资金下能够获得更大的实际使用面积,相当于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消费性价比,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四、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1、完善配套政策:虽然多地住建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取消公摊”是计价方式和宣传口径的变化,但购房者对于物业费、取暖费等后续费用的分摊方式仍然表示关注,政府应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明确这些费用的分摊标准,避免因费用分摊不合理而导致的纠纷。
2、加强市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对于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的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行为,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3、提高购房者权益保护:政府应加强对购房者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受理和处理购房者的投诉和举报,加强对购房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4、鼓励创新与发展:政府应鼓励房地产企业在建筑设计、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提高房屋的品质和性价比,加强对绿色建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支持和推广,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取消公摊”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其影响广泛而深远,虽然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对于提高市场透明度、保障购房者权益以及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购房者应理性看待这一政策变化,积极了解相关信息和政策动态,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购房决策,政府和企业也应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为购房者提供更加公平、透明、优质的购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