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打响化债第一枪,引领地方债务化解新篇章

2024-11-24 15:00:57 体育资讯 facai888

河南打响化债第一枪:引领地方债务化解新篇章

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河南省作为经济大省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近年来地方债务问题的逐渐凸显,尤其是隐性债务的累积,使得地方财政风险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化解这一风险,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债务置换政策,而河南省则在这一轮政策中率先行动,打响了化债的第一枪。

2023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该议案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至2026年每年2万亿元;二是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两案合一,相当于为地方解决了10万亿元的债务问题,这一政策无疑为债务风险较高的省份,特别是去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中明确界定的12个债务高风险重点省份,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仅仅一周之后,河南省迅速响应,打响了化债的第一枪,11月15日,河南省财政厅发行了318.169亿元的再融资专项债券,期限为10年,专门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河南省在债务化解方面的决心和效率,也为其他省份树立了榜样。

河南打响化债第一枪,引领地方债务化解新篇章

河南省的迅速行动并非偶然,早在10月底,当顶层方案尚未揭晓时,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刘翔煜就已在河南省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会上表示,河南要“用足用好中央较大规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政策机遇”,这一表态为河南省的抢跑埋下了伏笔,也显示了河南省在债务化解方面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地方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事关国家经济安全,隐性债务的形成往往与地方政府在法定预算之外,通过直接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债有关,这些债务不透明、不易被监管机构察觉,从而加剧了地方财政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余额高达14.3万亿元,如此庞大的债务规模,无疑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为了有效化解这一风险,中国政府自2014年以来已推行多轮债务置换工作,近年来部分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压力增大,使得债务问题再次引发关注和讨论,此次10万亿元的债务置换政策,无疑为地方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化债资源,这些资源并非直接用于还债,而是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将短期债务置换成长期债务,享受政府的信用条件和相对较低的利率,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分摊债务压力,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财力用于谋划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从政策出发点看,此次化债工作思路发生了四个根本转变:从过去的应急处置向现在的主动化解转变,从“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转变,从隐性债、法定债“双轨”管理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从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这些转变不仅体现了政府在债务化解方面的务实和主动态度,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政策实施后,与过去五年相比,每年地方政府可增加约占GDP 0.6%-1%的财政支出,对总需求起到明显支撑作用,他认为,市场对中国增量财政政策存在诸多误读,如“财政增量政策体量不足”“化债仅是债务置换,没有支出效应”等,大规模债务置换不仅缓解了地方政府的现金流压力,还有利于政府一般性支出的修复,以及解决对企业和公务员欠款问题,通过乘数效应,这一政策将进一步带动企业和居民收入的修复,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从经济指标来看,中国增量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持续显现,消费、服务业、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市场信心得到改善,官方已明确表态,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中国现有的政治经济框架下,以帮助地方政府化债为中心的财政政策安排既尊重现实,也抓住了重点,叠加其他多项增量政策的逐步推出,中国经济将继续回升向好。

在化债的同时,如何堵住新隐债的问题也值得思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财政体制改革、债务预算管理、城投转型等多个方面,要从根本上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需要持续保持“零容忍”的高压监管态势,对新增隐性债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还需要加强监测口径、预算约束和监管问责等方面的力度,确保债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河南省打响化债第一枪,不仅体现了其在债务化解方面的决心和效率,也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随着新一轮化债政策的落地实施,地方债务因短期资金周转不灵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担忧正在消退,要彻底解决地方隐性债务问题,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